(二)須去險心

《雪廬述學語錄》是我們慈光圖書館創辦人李老恩師的講經紀要。文中慈悲提示我們要生決定心,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退成佛。熟讀老恩師的文字般若,依教奉行,老實念佛。佛說一心不亂,自然水到渠成。

須去險心

師曰:眾生心險①,諸佛心平。娑婆世界,成於眾生之心,故有高山深海。極樂世界,成於彌陀之心,故無驚峰駭浪。心之不同,世界自異。念佛之人,願就極樂之平,須去心中之險。

注:

①險:邪惡。(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
釋:

邪就是不正,不正當。惡就是不善,不良。

雪公老師常說,念佛應正助雙修;正者念佛,助者行善。但是大都學人,一面念佛,一面造孽。好像右手掃地,左手揚塵。如不自欺,當啞然失笑。所以老實念佛者,無不警惕因緣。因緣不淨,已非老實。如此求生,只是意圖徼幸而已。

善惡如何分別?老師在《佛學常識課本》十善業這一課,有詳細開示。恭錄如下:

業是眾生造的一切事業。這業有善有惡,凡夫知見不正,卻還辨不清楚。有些人不斷造惡業,能自覺悟的,實在很少。這事雖然複雜,佛經裡也有箇簡單標準。這須分三類來說。

第一是、身的動作

犯的惡業有三種:

一、殺生,就是自出生以來,直接間接殺的生物。

二、偷盜,就是檢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。

三、邪婬,就是不合理的行婬,正式夫婦若不論時間,不管地點,也是邪婬。抬手舉足,造這樣的業,豈不是箇惡身?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,纔能稱是「身善」。

第二是、口的動作

犯的惡業有四種:

一、妄語,就是欺騙人不實的話。

二、兩舌,就是對甲乙兩方挑撥是非。

三、惡口,就是罵人的穢語,及粗暴傷人的話。

四、綺語,就是演說婬穢的話。

搖唇鼓舌,去造這樣的業,豈不是箇惡口?若能不犯這四種惡業,纔能稱是「口善」。

第三是、意的動作

犯的惡業有三種:

一、貪,就是貪愛五欲,迷戀不捨。

二、瞋,就是少不隨意便生怨恨。

三、痴,就是迷惑顛倒,不信因果。

起心動念,去造這樣的業,豈不是箇惡意?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,纔能稱是「意善」。 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