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
①華嚴初發心功德品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十七。
②王:王義之(西元321-371),晉臨沂人,曾任右軍將軍;世
稱王右軍。所寫草隸,冠絕古今。以<蘭亭集序>、
<樂毅論>為最。後人稱為「書聖」。
③顏:顏真卿(西元708-784),唐臨沂人。善書法,筆力勁拔,
雄渾莊重。與柳公權並稱顏柳。
④歐:歐陽詢(西元557-641),唐臨湘人,書體遒勁,自成一
家。世稱歐體,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。代表碑帖有
<化度寺碑>等。
⑤柳:柳公權(西元778-865),唐京兆華原人,官至太子少師,
世稱柳少師。工書法,骨力遒健。傳世書跡有《金剛
經》等。(以上摘自教育部編《國語辭典》)
⑥凡外二乘:三乘行人,見諦已前為凡位。凡位分二,但聞
教法而信之者為外凡。正行其法近於聖位者為
內凡。凡外指外凡位。二乘指聲聞乘,緣覺乘
之小乘行人。(以上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這章開示,以臨摹古人碑帖學習書法作比喻。希望我們修學佛法,應該行佛之行,作佛之事,將我們身口意,轉換為佛的身口意。即能得到佛的智慧光明,自利利他。
學習書法,臨帖專一,容易成就。否則今天王體,明天歐體,成就難矣。臨帖由形貌而入神髓。我們今天學佛也是一樣,聽老恩師的話,真信切願持佛名號,求生極樂世界,堅持到底。時時處處學阿彌陀佛,念阿彌陀佛;一定往生,由穢土入淨土,不退成佛。
(十五)